电子政务建模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“生态建模+业务建模+工程建模”的模式为数字化服务、数据协同治理等提供技术支撑服务。4月12-14日,电子政务建模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将亮相第五届CCLE教育后勤展“全国安全主题专区”,届时欢迎大家莅临现场参观交流。
实验室介绍
电子政务建模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(以下简称“实验室”)由国家发改委于2013年11月批复建设(发改办高技[2013] 2685号),是我国电子政务领域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,是国家唯一面向应用的电子政务建模仿真实验室。
实验室致力于解决跨组织数据可信共享协同问题,本质上即业务协同和数据协同的问题,通过“生态建模+业务建模+工程建模”的模式为数字化服务、数据协同治理等提供技术支撑服务。
实验室研发了“服务在云端、数据在自家”的基于自组织区块链的跨组织可信数据共享交换技术服务体系,在多领域开展数字资产智能化交易机制、数字政府智慧化治理机制、业务生态数字化建模方法等研究,研发业务生态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技术体系,为数字化服务、智慧监管、协同治理提供技术支撑服务,完成不少于50项典型应用。
其中,“智能机器人”作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可信数据采集和数据协同的国产化装备,于2018年在福州成功发布。智能机器人具备灵活、高效、安全可控的跨域、跨层级、跨组织的生态化数据协同服务能力。
产品介绍
智能机器人(以下简称“机器人”)1:1还原现实业务场景的协作关系,能快速响应多方协作中的价值传递,使数据有依据的来、有需求的去,有背书的用。智能机器人激活系统组织的海量孤立数据,通过技术创新实现“去信息孤岛、平数据烟囱、填信任鸿沟”,为高校构建互信的生态闭环,触发无限的数字化转型潜能。
Part.1
分布式部署
分布式部署模式,系统内任意一台机器人都具备数据采集、处理分析与数据协同功能。数据无需集中汇总处理,不存在集中式部署的并发问题。
Part.2
安全稳定灵活
嵌入式系统保证机器人运行稳定高效,数据传输过程有加密,数据传输可追溯,数据保密性高,数据可备份到指定任何一台本地数据机器人,数据传输灵活高效。
Part.3
独立工作实体
系统内任意一台机器人都具备数据采集、处理分析功能,全过程独立完成,无需系统辅助,即布即可用。且适应能力强,耐高温、耐潮湿、抗腐蚀,随处可部署。
Part.4
扩展成本低
嵌入现实业务规则,在存储数据的同时,保留基于数据源所产生的所有行为数据,依托数据成链的能力,形成多跨主体业务场景下的有效的数据协同与业务协同模式。
机器人可接入仪器仪表等多种设备,对接现有应用系统,匹配现实业务场景,减少不必要的开发投入。它对原始数据进行采集并智能处理,根据预先下发的业务规约,分拣出有价值的数据后生成可信智能报表。通过可信报表的按需订阅和收发服务,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。同时,设备全天候监控关键数据指标,遇到异常情况自动报警并根据报警级别通知不同责任人,提高突发事件响应速度。
部署机器人,所有主体间交互均通过自组织区块链技术和凭证化技术进行保护,确保数据可信可靠,管理决策有据可依,全面提升多方协作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。
产品应用
智能机器人定位为数字化装备,是高校管理及数字化转型的最佳突破口,从管理层面、技术层面及经济性方面都具备极大优势,机器人的应用及普及能够真正做到数据在自家、服务在云端、数据驱动业务,从流程驱动转变到数据驱动,真正实现高校数字化建设的扎实的第一步。
01. 北京交通大学
l 采集各个换热站与锅炉房数据,协同管理,协同值班
l 统计补水箱补水量检测管网走水情况
l 提供可视化接口,方便现场监控和大屏显示
l 多地数据协同
02. 北京联合大学
l 实现采集水表、电表、热表等能耗数据,智能处理生成各职级责任人
l 所需的可信报表,协助学校能耗管理
l 提供数据安全及数字化建设基础
l 协助维保人员设备巡查
l 分级报表推送
03. 北京外国语大学
l 实现电力平台多系统数据汇总
l 实现各单位主体的精准用电分析
l 提供定制化智能报表,碳排放数据分析报表
l 提供对接异构系统数据接口
04. 中国农业大学
l 实现水、电、气、热力、光伏等多系统数据汇总
l 实现水平衡动态监测,仪器仪表在线运行监测
l 实现手机端与大屏端的可视化展示
l 提供定制化智能报表,碳排放分析报表